国家安全,国之基石,民之福祉所系。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指明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纲领。十年来,在这一科学理论指引下,我国国家安全全面加强,有力保障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党的二十大指出:“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各类安全风险不断涌现,对各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严峻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总体国家安全观应运而生,它是对传统国家安全观的超越和发展,强调“大安全”理念,涵盖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强调系统性、全面性和持续性,注重各领域安全的协同联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国家安全体系。
十年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引下,我国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我国坚定维护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严密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为香港实现由治及兴提供了坚实支撑,“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新疆依法开展反恐和去极端化工作,社会大局稳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各民族和谐相处。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我国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粮食安全。实施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能源革命,加强国际合作,向能源强国迈进。
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关键。我国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面对外部技术封锁,科研人员攻克芯片等关键技术难题,提升自主可控能力。网络安全方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系列法律,实施《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有效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和事件处置能力,举办宣传周活动,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
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国家安全宣教活动,让总体国家安全观已经深入人心,融入日常生活。从学校到社区,从城市到乡村,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日常生活。学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和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社区组织居民参与知识讲座和演练,提升居民安全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
然而,我国国家安全仍面临诸多挑战。境外间谍势力活动猖獗,渗透手法不断翻新。有的伪装成“冒牌收藏家”购买账号用于间谍联络,有的扮作“兼职招募者”诱导人员拍摄涉密区域,还有的充当“假面知心人”拉拢涉密岗位人员。面对这些威胁,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网上网下多留意,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线索,及时拨打12339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构筑起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和水平。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等,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树牢大安全理念,全领域防控风险,全方位统筹安全工作布局;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手段,提升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全社会动员,汇聚维护国家安全强大力量。
展望未来,让我们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守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虎(长阳县委政法委“清江剑”团队负责人)
责编:詹蔷
相关文章:
四川省教育系统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04-15
民乐县东浦社区团工委开展“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主题团日活动04-15
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贡献医保力量04-15
大学生就业: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04-15
天津工业大学开展系列活动让国家安全可知可感、入脑入心04-14
及早戒烟远离肺癌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