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戒烟远离肺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7:26:00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主讲人: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 高骏飞

吸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无论是城市的街头巷尾,还是宁静乡村的角落,都能看到吸烟者的身影。虽然“吸烟有害健康”的观念被人们所熟知,但由于它总是悄无声息地侵蚀健康,吸烟者往往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肺癌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吸烟“四路直下”致癌

肺癌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中晚期肺癌的治疗难度极大,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据统计,早期肺癌患者经过积极治疗,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90%,但晚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10%左右。目前,吸烟是肺癌最为明确的诱因之一,主要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损伤肺部健康。

引起基因突变。香烟燃烧时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其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亚硝胺等属于明确的致癌物。这些物质被吸入肺部后,会直接损害肺部细胞的DNA,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增加肺癌发生的风险。

破坏自洁功能。正常情况下,肺部有自己的防御系统,比如气管和支气管表面的纤毛可以像扫帚一样,把吸入的灰尘和细菌等有害物质清扫出去。但长期吸烟会破坏这些纤毛的正常功能,使肺部的自洁能力下降,导致有害物质更容易在肺部积聚,进而引发肺癌。

引发炎症反应。吸烟会使肺部持续处于慢性炎症状态,炎症会促使细胞不断地增殖和修复。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容易导致癌细胞的产生。

削弱免疫系统。吸烟还会削弱人体的免疫系统,使身体识别和清除癌细胞的能力下降。这样一来,即使肺部出现了癌细胞,免疫系统也难以及时发现并消灭它们,从而让癌细胞有机会不断生长和扩散,最终形成肺癌。

吸烟伤肺具有长期效应

一般来说,吸烟的时间越长、每天吸烟的支数越多,患肺癌的风险就越高。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吸烟,并且每天吸烟超过20支,那么他患肺癌的风险将是不吸烟者的20倍以上。而且,吸烟对肺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即使戒烟,危害也不会完全消失。不过,戒烟时间越长,肺癌的发病风险越低。例如,戒烟10年后,患肺癌的风险大约会降低一半;戒烟15年后,风险会进一步降低,接近不吸烟者的水平。因此,只有及早戒烟,才能有效降低肺癌风险。吸烟者可通过以下方法戒烟。

制订计划。确定一个具体的戒烟日期,然后在这之前的几周内逐渐减少吸烟量,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比如,原本每天吸20支烟,可以第一周减为每天15支,第二周减为每天10支,第三周减为每天5支,到了预定的戒烟日就不再吸烟。

寻求支持。告知家人、朋友和同事自己的戒烟计划,让他们给予鼓励和监督。也可以加入戒烟互助小组,与其他有相同经历的人交流经验,互相打气。

替代疗法。当烟瘾发作时,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替代品来缓解。比如咀嚼无糖口香糖,吃坚果、水果等健康的零食,转移注意力。还可以使用尼古丁贴片、尼古丁口香糖等戒烟辅助产品。这些产品能提供一定剂量的尼古丁,帮助减轻戒断症状。

戒烟后,肺部的纤毛会逐渐恢复正常,能够更有效地清除肺部的有害物质。同时,身体的免疫系统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有助于抵抗癌细胞的侵袭。

高危人群要定期查CT

除了戒烟,长期吸烟的人群还要定期进行肺癌筛查。低剂量螺旋CT是目前推荐的肺癌筛查方法,能够发现早期的肺部病变,为及时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建议年龄在50~75岁之间、吸烟史超过20包年(每天吸烟的包数乘以吸烟的年数)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

在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前,受检者需要向医生告知自己的吸烟史、家族病史等相关信息。检查时,受检者需要躺在检查床上,保持静止,CT设备会围绕身体进行扫描,整个过程通常只需要几分钟。扫描结束后,医生会对影像进行分析,判断肺部是否存在异常。

虽然低剂量螺旋CT的辐射剂量相对较低,但也不建议过于频繁地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异常,不要过于惊慌,需要进一步进行详细的检查,如增强CT、病理活检等,以明确诊断。

本文来自【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贡献医保力量04-15

东湖评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基,筑牢国家安全屏障04-15

大学生就业: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04-15

国际癌症机构:肺癌连续十年位居癌症死亡率首位04-15

“表扬就不用了,不发试卷就行”04-14

美伊谈判态度有“温差” 后续双方会反复博弈04-14

及早戒烟远离肺癌04-14

“天塌不下来” 海关总署: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