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明珠”寻文脉 全国文学名家深度探访花鸟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09:5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方涛

沿着浙江沿海的东海大陆架眺望,舟山的嵊泗列岛如同一串明珠向海洋深处延伸。花鸟岛无疑是镶嵌其中璀璨的一颗。

4月25—26日,全国文学名家“与时代同行”主题实践活动来到嵊泗县花鸟岛,刘大先、王祥夫、荣荣、沈苇、钟求是、沈念、雷平阳、穆涛、弋舟等十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共同登岛,感受浙江独特的海岛风光、海洋文化。

花鸟岛灯塔:活着的文物

花鸟岛灯塔留念 敖彬伟/摄

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的花鸟岛灯塔,是花鸟岛地标性建筑,由清政府海关出资,英国建造,内置直径1.84米的牛眼透视灯,距今已有155年历史,曾有“远东第一灯塔”的美誉,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月25日下午,全国文学名家登岛后,首站就参观了历史厚重的巍巍灯塔,并合影留念。

由于地处中国沿海航线和长江航线的交叉点,东临公海,花鸟灯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上海港、洋山港、宁波舟山港前往全球国际航线不可缺少的导航设施,花鸟岛灯塔至今仍在使用,是活着的历史文物。

雷平阳 敖彬伟/摄

云南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雷平阳说,花鸟岛灯塔是最吸引他的地标:“我是一个非常固执的地方主义者。云南没有大海,但香格里拉有一首歌谣,开篇就是‘我没见过大海,但我心存大海’,高山民族常常把大海当作另一个故乡。”

雷平阳表示,有灯塔的地方,就是大海的心脏。每当我们听到灯塔,心里也会动一下。灯塔仿佛是一个文学意象,代表着光明和方向,人类都会迷路,围绕着命运团团转,而灯塔总会指引人们去到那些他们无法到达的地方。

王祥夫 敖彬伟/摄

山西省作协原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祥夫认为,花鸟岛虽小,但犹如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充满了生机。

王祥夫谈道:“我看过好多灯塔,但花鸟岛灯塔远远一看就不一般。更没想到现在还在使用。在灯塔这里,我仿佛一眼看到了历史的深处。比如,灯塔设计师的孙女回到这里寻找爷爷的足迹,就可以改编成一部非常好的文学作品,甚至是一部大片。”

乘风破浪,体验原生态海钓

海钓渔获 敖彬伟/摄

“在这里钓鱼怎么没有钓竿,全靠一根渔线?”

“看,我一次就钓到两条虎头鱼!”

……

4月26日清晨,伴随着晨曦与白色的浪花,全国文学名家登上渔船,感受花鸟岛原生态的渔业文化。乘风破浪的过程中,作家们不仅得以一览花鸟岛全貌,还跟着渔船向导亲手体验了渔民海钓的生活。

沈念 敖彬伟/摄

“我来自湖区,对水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和渔民一起亲手海钓的感觉特别好,感受到花鸟岛渔业文明的保存,也是和岛屿、大海对话的过程。”湖南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沈念建议可以在花鸟岛设置驻岛作家项目,自己非常愿意住在这里。

穆涛 敖彬伟/摄

西安市作协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穆涛看到丰收的渔获感慨道:“我们几条小船,一下子钓到这么多鱼,背后可以看到浙江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当下,浙江在全国经济、民生、生态等方面走在前列,具有探索精神,这非常了不起。”

从灯塔到爱情,共话花鸟新发展

随着对花鸟岛的不断深入探访,这座东海明珠的人文历史底蕴也愈发清晰。夜幕降临,海风轻拂,全国文学名家在花鸟岛社群中心共聚一堂,举行茶话会,在文学的底色中,畅谈海岛的发展。

花鸟乡党委副书记陆敏浩首先以“灯塔文化”“爱情岛”两个关键词切入,并详细介绍了花鸟岛的名称由来。

哲贵 敖彬伟/摄

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江南》杂志副主编哲贵作为主持人与各位文学名家展开互动。哲贵说:“花鸟岛很小,只有3.28平方公里,但花鸟岛又很大,在灯塔之下,自己有一瞬间感到这里也可能是世界的中心,它与整个世界紧密连接,它代表着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甚至可以说,花鸟岛是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

刘大先 敖彬伟/摄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大先表示,对内陆生长的人来说,大海具有天生的神秘感。在海浪之上,会感觉人个体非常渺小;同时也会觉得自己很强大,屹立于天地之间。花鸟岛给他的整体感觉是宁静、松弛,这正是文旅发展所需要的气质。

沈苇 敖彬伟/摄

“以山坡上蚕豆花之眼看见大海/以白房子屋顶仙人球之刺看见大海/以悬崖上石艾之蓬勃看见大海……出海的采风者,手钓虎头鱼/钓起一些大海的跌宕和永动……”浙江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沈苇在岛上创作的一首诗歌,即兴朗诵,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荣荣 敖彬伟/摄

浙江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荣荣坦言,自己一上岛就被白屋、蓝天的美景震撼住了。荣荣建议,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让花鸟岛的爱情主题传播得更广,实实在在地念好花鸟岛的“爱情经”。

钟求是 敖彬伟/摄

浙江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钟求是认为,海洋能够激发创作激情,拓展想象力,在人们的内心产生诗意。自己在房间里,听着涛声,心思也外溢到了大海。未来,自己仍会对这样一间面朝大海的房间产生回忆。

弋舟 敖彬伟/摄

《延河》杂志副主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弋舟引用了普鲁斯特的一句诗作为对花鸟岛的印象——“我感觉我像那些半夜里醒来而不知身在何处的人。”

在弋舟看来,“来了未必能上,上了未必能走”的自然环境恰恰是花鸟岛的特点,是否可以将这里打造成“社恐者的天堂”?花鸟岛其实可以有更多想象力。

朱丽军 敖彬伟/摄

浙江省作协党组成员朱丽军在总结时表示,浙江不仅有好山好水好风光,从古至今还有许多好故事。时至今日,以“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依旧在各行各业书写着浙江精彩蝶变的故事,欢迎大家来发现、来创作。沙滩、灯塔、礁石、爱情……各位文学名家给花鸟岛提出的许多建议弥足珍贵,花鸟岛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开放之岛,浪漫之岛。

活动最后,全国文学名家向花鸟乡人民政府进行赠书仪式。接下来,他们还将奔赴商城义乌,继续体验浙江大地上的多样文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东海明珠”寻文脉 全国文学名家深度探访花鸟岛04-27

董宇辉传喜讯!04-19

爱心“剪”出来 浙江缙云“义剪兄弟”公益事业真“上头”04-19

铁骨柔情著文章04-13

“更高水平”!浙江省委书记、省长,以组长、副组长身份出席这一会议04-12

广东、上海、浙江和河北斩获全运会场地障碍赛门票04-11

开局手感冰凉挖下大坑,浙江稠州金租男篮止步季后赛首轮04-11

浙江省委党校权威解读|陈愉瑜:坚持先行先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构建高能级开放强省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