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可几乎不依赖打标签,通过神经网络计算预估用户行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9:30:00    

IT之家 4 月 16 日消息,据抖音集团官方公众号,在昨日的抖音安全与信任中心开放日活动上,抖音相关业务负责人基于网站版块,就社会关切的算法和治理问题展开介绍。

据介绍,抖音算法已几乎不依赖对内容和用户打标签,而是通过神经网络计算,预估用户行为,计算用户观看这条内容获得的价值总和把排名靠前的内容推给用户

在抖音的实际应用中,推荐系统采取“人工 + 机器”协同的方式进行风险治理,始终有人工运营和治理体系为算法导航;多目标体系算法能主动打破“信息茧房”,为用户带来更丰富多元、实用可靠的推荐结果。

抖音应用的深度学习算法包括 Wide&Deep 模型、双塔召回模型等。前者可解决协同过滤算法容易造成信息单一、泛化不足的问题,后者在召回环节提供更好的推荐效果。

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构建的推荐算法,其本质是数学模型的运算过程,只是在建立用户行为与内容特征之间的数学统计关联,而非理解内容本身。抖音推荐算法的核心逻辑可以简化为“推荐优先级公式”:综合预测用户行为概率 × 行为价值权重 = 视频推荐优先级

模型需要内容和用户两端的数据做输入,其中主要是学习用户行为数据。结合用户行为和视频本身的价值权重,推算出视频推荐的价值分数,并将综合得出的价值最高的视频推送给用户。

官方表示,抖音的价值模型希望实现内容、用户、作者以及平台的多方价值共赢,并通过不断调整参数,对各类价值进行加权。随着算法的进步,抖音已经实现了“分钟级”实时反馈更新。

抖音表示,推荐算法通过各种“目标”来预估用户行为。推荐算法诞生之初,只关注单一或者少量的目标。随着抖音的用户愈发多样化,内容风格也日益多元,平台上有了越来越多的优质中长视频,完播率等少数目标难以满足需求,多目标建模成为技术上的自然选择。

抖音已经发展出非常复杂的多目标体系,比如将收藏率纳入多目标,帮助知识类内容推送给有需求的用户;增强“收藏 + 复访”“关注 + 追更”“打开 + 搜索”等组合目标,预估用户长期行为,帮助用户探索长期需求;设置探索类指标,帮助用户探索可能他们自己都还没发现的潜在需求,助力破除“信息茧房”;设置原创性目标,鼓励优质、新颖且具有独特价值的内容推荐。

据IT之家此前报道,3 月 30 日,“抖音安全与信任中心”网站上线。网站首次公开抖音推荐算法原理,介绍其推荐算法如何预估用户行为概率,并通过多目标建模等方式实现更优质、丰富的内容推荐,而算法需由平台治理体系对其进行约束和规范。

相关文章:

海尔老总周云杰答应网友生产的网红洗衣机交付时间确定了 | 行走黄河04-16

抖音:可几乎不依赖打标签,通过神经网络计算预估用户行为04-16

焦炭:提涨落地,短期或平稳 涨超 1%04-15

为期三个月,中央网信办开展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04-15

东湖评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基,筑牢国家安全屏障04-15

机器人组队亮绝活“引才” 广东用人单位百万年薪“招才”04-15

智能化战争面临的一个挑战——破解人机“信任危机”04-15

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要大胆地用,但又不能拿来就用” 从马上消费看渝企的大模型应用之道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