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朱浙萍

图源:视觉中国
美国滥施关税扰乱全球贸易秩序,外贸企业首当其冲。近日,国内多家电商平台、大型商超集体出手,宣布将扶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大力抢滩国内市场。
据报道,京东将推出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盒马将面向外贸企业开放入驻通道,上线“外贸专区”。永辉超市提出对出口受阻而库存积压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家平台、企业公开表态,将推出帮扶企业计划。对于处在困境中的外贸企业,不啻为一场及时雨。
“出口转内销”,对于国内大多数外贸企业来说,并不是全新的课题。过去,每逢外部市场出现波动,比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三年疫情期间,不少外贸企业为暂渡难关,都曾转而国内市场。这次,美国关税大棒乱舞之下,外贸企业再度转向国内市场以摆脱困境,这才有了各方以不同方式助力外贸企业的“内销突围”。
不过,细品之下,如今的“出口转内销”,以往相比,又有了些不同意味。这不仅仅是救急之举,更蕴含长远发展之计。
一方面,“出口转内销”在危机中更显迫切。从这次美国滥施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造成的冲击可见,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正日益增多,“一条腿”走路将越来越难以为继。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是时候下定决心采取行动,在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的同时,进一步深挖内需,寻求更确定市场,这并非只是权宜之计。
另一方面,“出口转内销”的条件更成熟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48.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5%,早已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同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首要任务,扩内需各项政策也在加力扩围,这些都为外贸企业“内销突围”开辟了更广阔空间。
可以说,“出口转内销”,转好了是多赢,既可帮助外贸企业打开国内市场,渡过难关,也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多元化的好物,同时,有利于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当然,“出口转内销”绝非易事。外贸企业作为国内市场上的“新兵”,拓展销售渠道难、生产线转向难、品牌建设难等,都是摆在眼前的现实。
此次电商平台和大型商超集体行动,着眼于外贸企业转型的困难,发挥各自优势,推出订单直采、外贸专区、流量支持、绿色通道等便利化措施,帮助优质外贸企业开通内销“直通车”,有利于帮助优质外贸商品更加“丝滑”进入国内市场。
此外,政府也在积极作为,打通“出口转内销”政策堵点、卡点。商务部近日表示,将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持续举办“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搭建外贸企业拓内销平台,在市场准入、渠道开拓、财政金融、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外贸企业拓内销的帮助力度,促进内外贸渠道对接、品牌对接、产销对接、标准对接。地方政府也推出真招实招,如浙江将开展“外贸国货严选”活动。政企合力托举,为外贸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坚定信心和创造条件。
当然,能否转成转好,关键还要企业在加大转型升级、挖掘消费新潜力等方面下更多功夫。企业要清醒认识,“出口转内销”并不是简单地清理库存,不能抱着“有什么就卖什么”的观念,而要针对国内市场因地制宜调整策略,精准品牌定位,持续发挥质量、研发等优势,推出更多好产品,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防止“内卷式竞争”。政企积极主动,合力突围,定可打开发展新空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比利时弗拉芒·布拉邦省省长“带团”来蓉:合作潜力无限,比利时特色产品可通过返程航班引入中国市场04-15
“珠海-巴西”直航航线首航启程,“昌民号”货轮满载驶向巴西04-15
英国出口融资支持规模增至800亿英镑04-15
深圳零售企业携手电商平台“破局”,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内销市场04-15
潮评丨出口转内销,既渡难关也谋长远04-14
潮观警视 | “经”益求精,“侦”心守护, 社区民警变身“经济卫士”04-14
深圳兄弟突围,100亿跨境生意重构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