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主观故意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2:44:55    

主观故意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具有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涉及认知因素和意志因素两大层面。具体来说,主观故意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认知因素: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或社会造成危害,并且清楚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可能导致的后果。

意志因素:

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在法律上,主观故意是判定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意可以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结果,但不希望也不反对这种结果发生,而是放任其发生。

例如,在故意伤害罪中,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伤害他人身体健康,并且希望或者默许这种结果的发生,那么可以认定行为人具有主观故意。

相关文章:

大学生就业: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04-15

“表扬就不用了,不发试卷就行”04-14

及早戒烟远离肺癌04-14

“天塌不下来” 海关总署: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04-14

手太欠!警方:林某某(18岁),拘04-13

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要大胆地用,但又不能拿来就用” 从马上消费看渝企的大模型应用之道04-13

35岁苏炳添百米半决赛遗憾弃权,生涯最后一战悬念待解04-13

裸聊网线另一头连着缅北,男子1次裸聊被迫转13笔封口费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