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我之为我法——诏安画派艺术交流活动”在省美术馆开幕。本次活动由台盟中央两岸书画院指导,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漳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台盟中央原副主席、台盟中央两岸书画院院长杨健、省政府副省长江尔雄出席活动。

活动开幕式
展览精选诏安画派各时期代表艺术家70幅精品力作,辅以解说文字、视频、老照片以及史料实物,分“善师古”“不慕古”“与时变”三个单元以及特别推荐部分,向观众全景式地呈现了画派的艺术成就及其跨越海峡、生根台湾、闽台共存的传承脉络和创新华彩。
展览以诏安画派早期代表康瑞的《设色芦雁图轴》和刘国玺的《清溪行舟》开篇,在第一单元中,观众可于“诏安花鸟四大家”和汪志周的幅幅佳作中,品味诏安画派在明清时期兼工带写、冷逸淡雅的纯正“古早味”,也由此感受早期画师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和尊重。第二单元内展出的画作,在类型和风格上更加丰富多元。沈耀初的《追》《双猪图》等作品极简而写意,沈锡纯的《昆仑远瞩》大胆融入西方光影技法,《上山上山 山上有山》《大寨红花遍地开 武夷山下处处闹》体现着“笔墨当随时代”的家国情怀……这个时期的诏安画派艺术家将从海上、岭南等地区汲取到的艺术风格与个人创作自觉结合,诏安画派的艺术面貌为之一新。第三单元则特别甄选了盲人画家沈冰山代表作品 14 件,展示其如何突破身体的局限,以非凡的毅力自创盲人六字心画诀,将继承来的传统应用到新探索之中。

展览现场。东南网记者 黄智超/摄
近年来,诏安画派逐渐成为闽台文化交流的特色重点项目,有如坚固的桥梁一般,一头连着福建本土的艺术根源,一头通向台湾同胞的文化心灵。展览突出展示了“台湾画坛开山祖师”谢琯樵对台湾文人画发展的深远影响,并在尾声部分特邀台湾地区与诏安籍当代艺术家参展。联合策展人之一卢雨晴介绍,以诏安和台湾当代艺术家的花鸟、山水两类画作作结,这与起点展出的早期诏安画派中这两类画作构成呼应,这样的设计再次点明了两地艺术不仅在脉络上的同源,而且两者的交流和碰撞一直延续至今。

市民参观展览
台盟中央两岸书画院院长杨健在致辞中表示,诏安画派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与审美情趣,在台湾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次活动展出的作品,既彰显了“我之为我法”的艺术追求,更饱含“两岸一家亲”的家国情怀。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20日,期间还将举办研讨会,邀请省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就诏安画派流变、闽台两岸花鸟画交流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福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使优质文化资源进一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多名专家学者开展座谈交流
省政府办公厅、省文旅厅、漳州市人民政府、诏安县人民政府、省美协、省书协、省画院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艺术家代表、诏安籍书画家代表等参加活动。
来源:东南网
相关文章:
人民日报|宋涛在江苏徐州会见夏立言一行04-03
宋涛会见夏立言一行04-03
国台办:美方应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支持中国统一04-02
诏安丹青连结两岸艺缘 “我之为我法”诏安画派艺术交流活动在省美术馆开幕04-02
马英九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把大陆视为敌对,不是台湾民意04-02
海氏剪纸:巧手运剪 讴歌美好生活04-01
中华文化、中华文学的传统,是虎虎有生气的活的传统 四川日报连版推出“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第七十六期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