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种树,为什么不种我们温州的市树和市花?”3月12日,8岁的小雨欣再次参与三垟湿地植树活动。去年种下的瓯柑树如今已茁壮成长,但让她感到困惑的是,今年发放的依旧是瓯柑树苗,而没有一株市树榕树或市花山茶。
小雨欣的疑惑引人深思。3月11日,记者调查发现,作为城市形象标志性名片的榕树茶花,普遍面临种植率低、存在感弱的窘境。
现象:植树节榕树种植遇冷
3月12日植树节,我市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然而,作为市树市花的榕树茶花却成了稀缺风景:鹿城园林管理部门组织市民在杨府山公园种下了45株木芙蓉和10株染井吉野樱花,江滨带状公园则迎来了100株美人梅的栽种。

永嘉县三江第一幼儿园与三江街道合作种植了28棵桃树苗;龙湾区第一小学师生在黄石山公园种下了100多株美人梅;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生忙着种植月季花。此外,乐清资规局组织7个街道分别开展了植树活动,均选择了浙江楠树进行种植……

榕树茶花的遇冷,花木商感触更深。记者联系上瓯海丽岙地区规模最大的花木场——协春园艺场。工作人员舒女士透露,随着植树节临近,场内苗木花卉的预订量有所上升,其中景观类与果树类植物尤为抢手,而榕树与茶花的预订情况则相对平淡。
“榕树、茶花一般不是顾客首选。”另一家小林花木批发市场的老板解释,榕树根系发达,不宜种在院子里,容易影响房屋结构,且民间传说中还存在风水上的顾虑,而茶花的价格相对偏高,叶片易干枯、根系易腐烂,也不太受欢迎。
相比之下,能够开花结果的树木如桃树、梨树和枇杷树等树木,更为受青睐。市民不仅看重这些树木的美观性,还期待它们在秋天能带来丰收的喜悦。
“客户更倾向‘三好’树种——好养活、好出片、好彩头。”在协春园艺场,寓意“蟾宫折桂”的桂花树因其吉祥的寓意而销量颇佳,而挂果率高的枇杷树更是受到企业青睐,不久前被某企业批量采购,用作打造“员工丰收林”……
此外,三垟湿地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他们目前主要面向小朋友开展植树研学活动,因此在选择树苗时,会倾向于选择小巧的瓯柑,而非高大的榕树。
调查:近半数市民表示一年没见过茶花
3月11日,记者就温州市民对市花市树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大部分温州本地居民及长期居住于此的外地人知晓温州市花市树,但多数人表示未曾特意留意或“亲眼见过”。
在受访的227人中,80.18%准确指出了茶花为温州市花,76.21%正确选择了榕树作为市树。然而,也有33人误选了郁金香作为市花,30人错将樟树当作市树。
即便“知道”,也不等于“见过”“认识”。调查中,有46%的市民反映自己在一年中从未亲眼见过茶花,超过三成的市民则表示一年内未曾目睹榕树的身影。
“我来温州已经五年了,昨天才从邮戳上知道茶花是温州市花,对市树的种类也是一无所知。”经过同学科普之后,温州大学研究生小钱才恍然发现,温州大学校园里其实到处种着榕树。
新温州人赵女士在瓯海务工八年,第一次从孩子口中得知市花:“之前学校组织画画比赛,孩子回家问,温州市花茶花长什么样,我才意识到自己从未注意过。”
来自温州市区的陈女士也认为市树市花的“存在感”偏弱,她说:“榕树在望江路、百里坊一带经常可以看到,但市花确实平常没太关注到,平时逛公园,很少看到榕树、茶花的指示牌,可能确实太普通了。”
反差:冷清的“官方认证”与热闹的“外来网红”
3月11日下午,记者走访三垟湿地、九山公园等地寻找市花市树的踪迹。在三垟湿地的榕树园内,记者发现,尽管园区以榕树命名,但实际上榕树的数量并不占优势,反而种有许多樟树等其他树种。
在我市首个茶花主题公园九山公园,市花的“待遇”要更差一些,不仅缺乏专门的标识引导,其种植区域也显得颇为分散,甚至有几株种在厕所旁边,茶花花朵稀疏,观赏效果大打折扣。前来赏花的游客也寥寥无几,只有老人在树下乘凉。“年轻人手机里拍的都是樱花、绣球花,哪会注意这些?”家住附近的张阿婆说道。

相比之下,距离九山公园2.7公里外的马鞍池公园,正在举行郁金花展,数万株郁金花百花齐放,周末日均吸引游客量高达8万人次,自3月初至3月9日,累计游客量已达23万人次。
这样的“流量博弈”在杨府山公园同样存在,园区工作人员介绍,眼下园区的桃花、茶花相继开放,茶花区的游客相对少一些,等到三月末,园区的“顶流”绣球花开了,茶花就更没什么存在感了。
为何作为“家花”的市花市树,却不如“野花”香呢?市民徐女士认为,并非市民偏爱其他品种花木,而是市树市花缺乏代表性的地标,“说起郁金香,我们第一时间会想到马鞍池,说起樱花,会想到温州樱花园逛逛,还有永嘉梅岙梅园的梅花,杨府山的绣球花……但榕树、茶花,还真不知道去哪里欣赏。”
建议:将市花市树打造城市“生态符号”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张永华认为,榕树是城市行道树的主要品种,茶花在大学城等区域的广泛分布,由于它们的普遍性,反而容易被市民们忽视。“用年轻人的话说,拍照都不好发朋友圈。”
相反,郁金香等外来植物凭借其鲜艳多彩的外观,成功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加之网红打卡的营销包装,使得这些外来植物更加引人注目,而本土植物则相对黯然失色。
张永华指出,茶花和榕树是1985年群众评选的市树市花,本身就是一种城市名片,以榕树为例,榕树生命力顽强,与温州人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的精神特质相契合,值得宣传推广。
鹿城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汪玲玲表示,温州历来重视市树市花的种植和养护,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植树节均举办“我在公园种茶花活动”,特别是2022年,我市成功举办第13届全国茶花博览会,打响了茶花品牌。
接下来,该部门将加强宣传引导,让市树市花真正“种”进人们心里,强化市民生态符号的认知与保护意识,让它们焕发应有的光彩。
记者许雅晶 实习生 徐千禾 夏心遥
相关文章:
沈阳地铁最新调整!04-04
关爱孤独症群体 惠州“福彩相伴 与爱同行”公益徒步启程04-03
记者走基层|动动手指 轻松装满一船煤炭04-03
“圆桌对话会”新模式,构建城市管理新格局04-02
寻找大湾区当代李白 福田奏响春日诗意华章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