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140万辆大关,但维修技工总量不足10万人,持证从业者更为稀缺。市场正上演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企业开出比传统岗位高30%-100%的薪资,家电、电子工程师纷纷跨界转行,但“高薪虚位”的告示仍挂满招聘市场。这场“技工荒”的背后,折射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狂飙突进与配套服务滞后的深层矛盾。
新能源汽车维修并非传统汽修的简单延伸,而是横跨机械、电子、化学等多领域的复合型技术工种。高压电路检测、电池管理系统维护等核心技术门槛高,且品牌间技术壁垒森严,这要求从业者既要精通跨学科理论,又需保持技术嗅觉持续进化。
据工信部预测,今年新能源售后人才缺口将达82.4万,这既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更是百万量级的新就业蓝海。破解这一困局需多方形成合力,比如在政策层面将服务链人才需求纳入产业规划,推动职业院校增设新能源专业,加速课程体系与行业标准对接;推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统一技术标准,降低品牌壁垒对人才培养的制约;打破各车企之间的技术壁垒,通过“订单班”实现教学与实战无缝衔接,以缩短技能适配周期等。唯有构建“产教融合、政企协同”的生态体系,才能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注入持久动能。
当职业教育能像生产线般精准输送人才,当“老师傅”转型新能源不再需要“重新投胎”,技术人才供给侧改革才能真正落地。毕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既需要驰骋在公路上的智能电车,更离不开支撑其平稳运行的“技术护航者”。(洪观热评评论员 高学斌 卢玮)
相关文章:
枣庄市新能源及锂电产业链供需对接暨“锂”想家会客厅活动举行04-03
355人!面向全国!遵义在挖人04-03
上交会发布走进紫竹高新区,进一步强化技术贸易服务网络04-03
8款“销冠”电车营销话术盘点,他们是怎么“夸”智驾的?04-03
特斯拉日内涨幅扩大至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