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靠智电董秘举报财务造假反被控敲诈勒索案:争议与矛盾解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7:39:00    

安靠智电(300617.SZ)原董秘黄节根与公司之间的纠纷,自2022年爆发以来,持续引发资本市场广泛关注。黄节根以“吹哨人”身份举报公司财务造假,却反被指控敲诈勒索,案件历经近三年司法审查,至今仍未宣判。这一事件不仅涉及个人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更折射出上市公司治理、财务透明度以及法律边界的多重矛盾。

矛盾一:绩效协议条款之争

黄节根与安靠智电的纠纷,始于双方对《绩效协议》条款的分歧。2021年8月,黄节根通过自荐加入安靠智电,2022年5月31日正式被聘任为董秘。然而,双方在绩效协议的具体条款上存在争议。黄节根称,时任总经理陈晓凌曾承诺公司年度和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同比增长20%以上,并将其写入协议。但陈晓凌否认这一说法,认为黄节根私自添加了“每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的条款。这一争议成为双方矛盾的起点,也为后续纠纷埋下伏笔。

矛盾二:财务造假指控与收入确认问题

2022年7月至8月,黄节根在审核公司半年报时,发现三份净利润数据存在差异,分别为1.03亿元、1.18亿元和1.24亿元。黄节根质疑公司通过调整利润数据虚增营收,尤其是曹山旅游度假区GIL项目的收入确认问题。黄节根称,曹山项目实际施工进度与确认的营收严重不符,公司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行为。尽管江苏证监局在2024年11月的警示函中指出安靠智电存在收入确认政策披露不准确和成本核算不准确等问题,但并未直接认定公司财务造假。这一监管结论与黄节根的指控存在一定差异,使得财务造假争议更加复杂化。

矛盾三:履职争议与敲诈勒索指控

黄节根在发现财务问题后,于2022年8月9日连夜离开公司,并出具了一份无法保证半年报真实性的书面意见书。安靠智电则认为,黄节根的行为阻碍了公司正常信息披露,并以涉嫌敲诈勒索为由报案。黄节根称,公司曾提出以1至2亿元作为报酬,要求其协助市值管理,但这一说法被陈晓凌否认。双方在市值管理协议上的分歧,成为敲诈勒索指控的核心争议点。黄节根坚称,自己并未主动提出巨额财产要求,案件三次被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也表明指控证据不足。

矛盾四:个人利益与公司治理的冲突

黄节根案不仅是一场个人与公司之间的法律纠纷,更折射出上市公司治理中的深层次问题。作为董秘,黄节根的角色本应是公司合规的“守门人”,但在发现财务问题后,其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了直接冲突。安靠智电则认为,黄节根的行为损害了公司声誉和投资者信心。双方的对立,反映了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财务透明度和内部治理方面的挑战。

结语

安靠智电董秘举报财务造假反被控敲诈勒索案,是一场涉及法律、道德和公司治理的多重博弈。无论最终判决如何,这一事件都将对资本市场的财务透明度和公司治理产生深远影响。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何平衡内部监督与外部合规,如何保障“吹哨人”的合法权益,将是未来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而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一案件也提醒其在投资决策中需更加关注公司的财务健康与治理结构。

本文源自金融界

相关文章:

国家管网集团云南公司:圆满完成冬季保供任务04-03

ST晨鸣:正根据资金状况市场情况陆续推进复工复产04-03

世界最小心脏起搏器问世:比米粒还小,关键的自供电方法由中国博士后提出04-03

【华润万象生活(1209.HK)】购物中心开业创新高,商管表现持续亮眼——2024年度业绩点评(何缅南/韦勇强)04-03

鹰眼预警:金龙羽营业收入下降04-02

IPO鹰眼预警 | 天有为毛利率出现波动04-02

德勤:一季度A股IPO融资额降31%,北交所平均融资额翻番04-02

马应龙: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14% 拟每10股派6.2元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