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11日讯 4月10日至4月12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暨第七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举行,搭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作为参展主宾城市,青岛以“美丽青岛绿动未来——共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为主题,专设青岛展览区组织青岛知名企业展览展示,并与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共同举办“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青岛主场日活动”,系统展示青岛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果。

在青岛主场日活动中,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就上合组织国家生态环保合作面临的形势进行了主旨演讲,青岛市介绍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及创新基地启动区有关情况,9个项目进行集中签约,这些签约项目将为创新基地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推动生态环保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作为落实上合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共建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共促可持续发展倡议”的重要举措,2024年10月,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山东省生态环境厅、青岛市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共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战略框架协议》,标志着基地成功落地青岛,聚力打造面向上合组织,乃至“一带一路”国家的生态环保技术创新与产业合作的旗舰平台。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以下简称创新基地)依托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上合示范区)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优势,整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环境保护合作中心的国际合作资源,以上合示范区为核心区,以上合示范区绿色低碳科创园为核心区的启动区,面向上合组织国家通过打造信息交流与共享窗口,搭建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平台、建设环保技术示范推广平台、构筑绿色投融资和产业合作平台,致力于携手推进绿色发展。

三方共建协议签订以来,青岛市高位统筹推进创新基地建设,将其作为促进环保产业集聚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一项重要抓手,持续放大上合组织绿色发展论坛效应。青岛市立足“地方经贸生态环保”合作需求和应用场景,特别是聚焦创新基地“一窗口三平台”的功能属性,匹配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上合经贸综合服务平台、鲁港科技合作创新中心、上合国际资本港等平台载体,为生态环保产业出海培训、经贸交流、技术交流、资金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探讨技术标准、贸易拓展、金融赋能、人才支撑等的方法路径,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对外合作便利化水平。
作为创新基地的启动区,上合示范区绿色低碳科创园正在紧锣密鼓的加紧建设中。园区计划总投资43.23亿元,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以“国际生态技术策源地、绿色产业转化高地、全球环保合作枢纽”为核心三大定位,布局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国别合作、国际交流、国际人才社区等5大功能。园区毗邻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充分联动上合国际枢纽港、上合自贸空港、空港综保区,已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围绕碳管理服务、跨境技术贸易等领域开展合作,立体交通网络实现1小时覆盖青岛全域、2小时通达山东半岛城市群、3小时连接全国主要航空枢纽的极致效率,为全球要素流动提供强力支撑。园区还将为入园顶尖人才提供补贴,对国家级实验室和技术转化项目配套提供资金保障,千亿级气候投融资平台与空港综保区"保税免税退税"政策形成组合优势,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本次中国环保展览会上,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向创新基地启动区授予人才培训基地和绿色低碳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绿色低碳作为当前国际社会发展的共识,已成为上合组织国家合作的重要方向。作为上合组织框架下的重要平台,创新基地建设对青岛来说意义重大,通过打造上合组织国家生态环保信息交流与共享窗口,搭建多双边政策对话与国际交流载体,以青岛绿色发展经验为例向上合组织国家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成果、输出解决方案,将进一步丰富青岛市对外开放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作为国家级的重要平台,创新基地将在更广范围链接、整合资源,聚焦“10 1”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打造国内企业走进上合组织国家的母港和上合组织国家企业进入中国的桥头堡,赋能青岛绿色高质量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相关文章:
“更高水平”!浙江省委书记、省长,以组长、副组长身份出席这一会议04-12
联合国通过全球航运净零排放历史性新协议04-12
首批国家级名单发布!青海两家企业上榜→04-12
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金湘军接受审查调查04-12
安宁和睦、繁荣发展、交融相亲——写在习近平主席出访东南亚三国之际04-12
香囊传情·健康同行——青岛栖棠携手残疾人中心举办传统文化体验公益活动 助力孤独症青年成长04-12
中国发布蓝皮书,美国留学环境排名第四04-12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发布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