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大客机时代会否重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4:31:00    

暌违廿余载,如今或重来。

2003年10月24日,短短4分钟内3架协和式超音速大型客机先后降落在伦敦希思罗机场。从此之后,地球上再无投入商用的超音速大型客机起降。而如今美国航空航天局披露,美国航空企业布姆公司研制的XB-1技术验证机最近在加州莫哈韦沙漠试飞中成功达到超音速状态,且没有产生巨大音爆。

XB-1技术验证机是布姆公司计划中新一代超音速客机“序曲”的1:3缩比原型验证机,其试飞达到预期,显示着超音速大客机时代可能重来。

“协和”失宠停飞

如今回看,20世纪60年代在人类历史中,似乎有些“提前到来之时代”的味道:1968年,苏联研制的世界上第一款超音速民航客机图-144首飞。1969年,英法联合研制的协和式飞机诞生。图-144与“协和”先后于1975年、1976年投入商业运行,但过不多久,曾在巴黎航展上惊艳世界的图-144就停止了客运飞行,只留下“协和”仍在天上飞,多飞了二十余年。

“协和”起初值飞法航的巴黎-达喀尔-里约热内卢航线和英航的伦敦-巴林航线,在试飞纽约后却无法获得入境美国的许可。原因主要在于“协和”这款大飞机在超音速飞行和起降时发动机噪音巨大,让乘客和机场附近居民难以忍受,达不到美国联邦航空局规定的噪音标准。在英法两国航空公司不断游说下,美国终于同意再次提供为期16个月的试飞机会。再次试运营期间,英航和法航每天可以向纽约和华盛顿各开通2个航班,但不准降落在比较靠近白宫的肯尼迪机场。

有“白天鹅”之称的协和式飞机 图源:GJ

1977年“协和”开通飞往美国西部和墨西哥的航线,不久就遭遇美国民间“反超音速运营组织”更大规模的压力。无奈之下,英航和法航纷纷妥协,与美国航空管理部门达成协议:“协和”进入美国领空后,必须采取亚音速飞行,以降低噪音。这就使得“协和”的超音速这一优势和卖点大大打折。继美国之后,欧洲和亚洲一些国家也从环保角度考虑,禁止“协和”以超音速飞越领空,各大航空公司纷纷终止了与英法签订的订货合同。

“协和”的娘家英法两国的航空公司也无力养活这个“贵子”,特别是“协和”研发于石油价格便宜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投入商业运营时却正逢石油危机、油价飙升。由于“协和”是超音速客机,4台发动机起飞时每分钟要消耗1.5吨燃油,油耗远远高于波音707以及之后出现的所有亚音速客机,最大航程却比波音707小,载客仅100人左右。成本过高使得“协和”的票价极其昂贵,乘客虽然多为达官显贵、演艺明星,包括英国女王、戴安娜王妃、撒切尔夫人、帕瓦罗蒂等,可平时的客座率真的很低。进入21世纪后,“协和”遭遇空难,加之事故率提高、保养成本飙升,最终失宠,于2003年全部停飞。

市场前景可期

“协和”退役后,国际民航市场的走向从波音、空客两家所研发的客机中可见端倪。

空客研发了“巨无霸” A380客机,是目前世界上投入商用的载客量最大的客机。A380不仅仍采取类似波音747的四发动机设计,且在机舱内呈双层布局,以提升载客量。对各大航空公司来说,如果所开辟的长途航线客流量较大,那么选择A380投入商业运营能带来不错的收益。

“巨无霸”空客A380客机 图源:GJ

波音研发的787号称“梦想飞机”,采用更多新材料,加之双发动机设计,在省油的同时也有不错的载客量,哪怕是经济舱,机舱内的布局也可以显得更宽松一些。对客流量并不特别巨大,但商务人士等对旅行体验有一定要求者居多的航线,适合选用波音787值飞。

当然,并不是说高端客群不会选择乘坐空客A380。恰恰相反,A380拥有豪华头等舱,只不过无法布局更多比例的高级商务舱而已。

总体来看,在21世纪的前20多年,商用飞机的研发并没有特别关注飞行速度,而更关注如何在乘客需求与航空公司业绩方面寻求平衡。然而,随着时代进步,接下来是否需要重启超音速大客机项目?从市场角度分析,也似乎有新增长点。比如世界杯足球赛逐渐变得习惯在多国举办——2026年将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举办,也就是说,整个比赛将在北美大陆举行。而到了2030年世界杯足球赛百年之际,将由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六国联合举办,其中两个国家地处欧洲,一个国家地处非洲,三个国家地处南美,相互之间不乏距离遥远者。

从现有民航载具来看,当然是能够满足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需求的。至于2030年世界杯,其实只是小组赛最早的三场比赛分别放在南美三个国家举行,主要是为了显示纪念意义。而之后的比赛全部在伊比利亚半岛和北非,也就是地中海南北两岸举行。精确计算赛期的话,现有民航载具也大抵能完成任务。

然而,这不免给人以畅想空间,毕竟,按照布姆公司公布的前瞻内容,该公司设计生产的超音速客机“序曲”将于2029年投入商用,且有美国航空、联合航空和日本航空已下订单。一旦该项目成功,那么2030年世界杯的赛期和场地完全可以调配得更为平衡一点,比如在南美再多安排几场比赛。毕竟,届时跨大西洋航程的飞行时间将从六七小时缩短到三小时以内。

如果想要加速全球化,甚至想在新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中寻求到新的市场增长点,那么未来跨大西洋甚至跨越距离更大的太平洋举办赛事和活动,也未尝不可。

无论如何,能否寻找到需求与成本之间的平衡,才是未来超音速飞机能否立项的关键。当年协和式飞机超音速飞行时,机身表面温度飙升到可以煎熟牛排,每飞300小时就得停飞大修6周,维护成本约等于豪车终身保养费。如果新一代超音速飞机无法大幅度降低运维成本,而市场需求也无大幅增长,那就未必能竞争过现有的亚音速大型客机。

技术有新突破

就像人类正重启登月,却不可能完全复制20世纪60年代阿波罗飞船的登月技术,必然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一样,如今若有合适的市场预期而重启超音速客机项目,技术领域必须有新突破。比如新材料的应用,能否使得飞机起速以后机身表面温度不过热?是否相比“协和”能大大降低运维成本?

布姆公司首席执行官肖尔表示,按照目前的估算,“序曲”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可较“协和”下降40%;通过3D打印碳纤维机翼,新飞机零件数量比“协和”减少80%,重量直降30%,维护周期从300小时延长到2000小时。这当然是可喜的变化,加之XB-1技术验证机在超音速状态下没有产生巨大音爆,为“序曲”拿到适航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除了布姆这样的初创公司,美国航空航天局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合作研发的X-59 QueSST静音验证机也正在试验阶段。根据此前的计划,2025年至2026年美国航空航天局会挑选几座城市进行该型飞机的起降试验。X-59最大的特点是超长的“机鼻”,长度几乎占据整个机身的三分之一,旨在消除音爆。

在中国,同样有一家初创公司——凌空天行科技在进行超音速飞机的研发。在1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该公司介绍了超音速飞机验证机“窜天石猴”,长7米,重1.5吨,配备双发动机,只能载客4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的20个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中,就有一项“绿色超音速民机设计技术”。

总之,技术已经有了突破,一旦估算出合适的市场爆发点,新的超音速大客机项目就有望启动。

原标题:《新民环球 | 超音速大客机时代会否重来?》

栏目编辑:王佳烨

来源:作者:姜浩峰

相关文章:

与邻为敌扩军备战,菲律宾甘当亚太火药桶04-04

美联航一波音737客机机舱起火04-04

老债王格罗斯警告抄底者:远离这场“史诗级”市场风暴04-04

加拿大宣布对美国汽车对等征收25%关税04-04

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美方关税将自损根基04-03

一个公式证明,特朗普关税为什么加在了美国消费者头上?04-03

长盈精密:直接向美国地区交付的产品营收占总营收比重约为3%04-03

“这是假新闻” 马斯克否认将提前结束“政府效率部”工作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