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迈入3.0时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6:21:00    

4月25日,2025京津冀知识产权保护活动在雄安新区成功举办。活动中,京津冀三地7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4家快速维权中心共同签署《京津冀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3.0》,标志着我国首个跨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完成第三次迭代升级,正式构建起覆盖“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四位一体的协同保护新格局。

“备忘录3.0不是简单的版本升级,而是系统化协同的质变。”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王俊隆在签约现场难掩振奋。他表示,通过创新协同保护机制,突破了创新要素集聚的瓶颈,为京津冀三地协同创新注入澎湃动能。

图为活动现场 陈汝健摄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蔡鑫介绍,三地通过专家智库共享、信息平台互通、研究成果联用等资源池建设,将实现产业服务标准化、侵权判定智能化、电商保护精准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2024年,三地互移案件线索230条,查办案件20件。”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二级巡视员孙茂增的这份底气源自过去三地的协同实践。2024年三地通过开展“打假保名优”专项行动,建立电商领域联合侵权判定工作机制,410份联合侵权判定意见更成为全国电商维权的“判例样本”。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陈汝健摄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保护体系建设处处长于光看来,创新主体权益保障能力的提升,得益于京津冀三地知识产权部门打破了行政壁垒,创新了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

作为协同创新的前沿阵地,雄安新区在本次升级中承担着特殊使命。河北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丁晓龙致辞时表示,雄安新区将以全链条保护推动技术突破、产业升级与制度创新的深度融合。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河北知识产权系统将充分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优势,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推进京津冀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实现新跨越。”孙茂增说。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文章:

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迈入3.0时代04-26

沂河新区:解锁外贸增长新密码04-22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高质量发展】河北:由“建”转“用” 让守信主体享受更多“信用红利”04-21

‌百姓看联播丨-60℃都不怕裂的“河北造”04-18

【坚定信心 勇挑大梁】乘“数”而上 2024年河北大数据产业收入增速全国第一04-17

针对三河市“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等问题, 廊坊发布情况通报04-15

涉嫌串标、虚假投标!中国医药集团旗下两家公司被罚被禁04-14

15分钟能干嘛?雄安人的日常是这样的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