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家庭困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31 14:15:49    

家庭困难的界定通常基于多个因素,包括家庭收入、财产、消费水平、成员健康状况和特殊需求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界定标准和方法:

收入水平

家庭年收入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人均年收入低于一定金额(如2800元人民币)。

家庭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一定比例,例如60%以下。

财产状况

家庭财产较少,如无房产、车辆,存款不足一定金额(如3万元)。

家庭拥有资产但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消费水平

家庭消费水平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一定比例,例如50%以下。

成员健康状况和特殊需求

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或残疾,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

家庭中有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需要照顾。

家庭遭遇突发性、不可抗力变故,造成人身或财产的重大损失。

其他特定群体

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特困救助供养人员、孤儿、困境儿童等。

特困职工家庭子女、孤残学生、革命烈士或因公牺牲军人、警察子女等。

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子女等。

申请和认定程序

困难家庭成员向所在地的社区或村委会提交书面申请。

社区或村委会对申请人提交的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核。

工作人员上门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情况。

将调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最终由相关部门根据调查和公示结果,决定是否认定为困难家庭。

这些标准和方法通常由当地政府或教育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并可能因地区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调整。因此,具体认定困难家庭时,建议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或专业机构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相关文章:

花钱请人演女友,安全隐患不少04-10

三穗县雪洞镇:法治宣传进校园 法润“青”苗助成长04-09

民乐工业园区幸福苑社区:暖心养老认证 便民服务零距离04-08

新华全媒头条|“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写在红旗渠总干渠通水60周年04-07

作家薛舒:扫墓不遵从习俗没有错,关键在内心的自洽04-04

艺术重庆⑲|剪出对生命的热爱04-02

高太山:正确看待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03-21

钟忌讳挂在哪里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