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公交现状调查:有老人建议取消免费乘车,可借鉴其他城市做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7:45:00    

在4月9日的华商报全媒体热线中,大家对于西安公交的关注依然占据主场。

有老人提议仿效上海发放补贴,避免老人在高峰期与上班族、学生争座挤车;有公交义务监督员呼吁社会为公交提供充电、停放场站,优化公交运行环境。

在这里,我们继续“问计于民”,如果你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 029—88880000告诉我们,让我们一起为西安公交转型发展建言献策。

“免费公交游”

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

却也带来公交资源的浪费和运营压力

80多岁的李老先生家住西安市莲湖公园附近,他支持取消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政策,建议向上海学习,可以考虑每月给适龄老年人发放一定的乘车补贴,引导老年人合理乘坐公交。

李老先生说,现在的免费政策给公交公司带来很大的财务压力,而且老年人上车慢下车慢,不坐到座位上司机不敢开车,也影响到公交运行速度。因为坐车免费,他住的小区里有些老人每天坐公交车去大雁塔晨练,而小区旁边就是莲湖公园,感觉公交免费助长了这种蹭福利的风气。

市民张先生说,有些公交车都快变成了遛弯、买菜的老年专车,一些老人把乘坐公交当作日常社交和消遣的方式,公交失去了服务上下班的功能。这种“免费公交游”现象虽然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却也带来了公交资源的浪费和运营压力。“确实应该优待老年人,他们也曾为社会做过贡献,但能否在乘坐公共交通上考虑更为合理的方式?”张先生说,比如限制高峰时段免费乘坐、限制每月乘车次数等,超出次数要支付费用。


国内多个城市已对老年人公交免费政策进行调整

长期以来,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实施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的福利政策,这一政策虽然体现了对老年群体的关爱,却也在实践中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随着公交运营普遍进入困境,这一矛盾愈发凸显,国内多个城市已对老年人公交免费政策进行调整。

数据显示,在一些大城市,高峰期公交车上老年乘客占比可达40%以上,而在非高峰期这一比例更是高达60%至70%。

2024年1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民政部、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优化完善老年人公共服务政策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适度调整老年人公共交通免费政策,建立科学合理的老年人公共交通服务体系”。随后,广州、成都等多个城市陆续出台了新的老年人公交乘车政策。

早在2016年,上海就率先宣布取消了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的政策。上海并没有因此减少老年人的福利,而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现金补贴,来替代原有的政策。65岁以上老年人可以享受综合津贴,包括营养、交通,根据年龄从每月75元到600元不等。这一举措不仅让老年人在经济上得到了实惠,也让他们在选择出行方式时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广州市则从2025年2月起实施“积分兑换”制度。6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可获得300积分,乘坐公交车在非高峰时段消耗1积分,高峰时段消耗3积分。积分用完后,可享受半价优惠。积分还可兑换其他公共服务,如博物馆门票、公园年卡等。

成都市从2025年3月开始推行“定额次数+补贴”模式。65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可免费乘坐公交40次,超出部分享受半价优惠;60-64岁老年人每月可免费乘坐公交20次,超出部分享受半价优惠。同时,对于低收入老年人,额外提供每月100元的交通补贴。

这些新政策的核心是将无限制的免费乘车转变为有条件的免费和补贴相结合,既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出行需求,又避免了公交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通过引导老年人避开高峰时段乘车,有效缓解了城市公交的拥堵状况。广州市的数据显示,新政实施后,高峰时段公交拥挤度下降了20%,公交运行效率提高了17%。

从简单的“一刀切”免费政策,到分时段、积分制、补贴制等多元化方案,体现了公共政策制定的进步。通过合理引导各年龄段人群的出行行为,既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权益,又提高了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了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

国际上,老年公交福利政策大多采取“有条件优惠”的模式。例如,日本东京对70岁以上老人实行7折优惠;韩国首尔对65岁以上老人非高峰期免费,高峰期5折;新加坡全天提供5折优惠。


严重缺少停车充电场站

义务监督员为公交奔走疾呼

热心公益的西安市民冯先生是公交公司的义务监督员,长期以来关注公交发展,对于公交当前的困境了解比较深入。

他分析说,目前西安公交的困境,主要是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亏损严重,近年来政府对公交补贴不是很到位。补贴的减少或撤销对公交来说是致命的,政府的补贴要跟上,只有政府重新重视公交发展,西安公交才有希望重生。

除补贴外,扶持政策、配套设施建设也要到位。比如,很多市民都在呼吁公交延线,建议哪儿需要开通公交,可一条线路的开通和延伸,需要具备很多必须的设施,每条线路要有站房,起点终点停靠处,多条线路要有大的停车充电场站等等。现实情况是西安很多线路都缺少公交场站,导致公交车充电难、洗车难,有些车队每天要跑十几公里去别的场站充电,这些就会影响到车辆的正常运行班次。大量公交车无处停放,只能停放在马路上,交警和城管还要贴条罚款。一些线路的站房被认定违建,还要拆除。从各方面的环境来说,社会对于公交的支持明显缺失,必备的配套都无法提供。

“明明很多车队附近都有可供建设场站的闲置土地,但就是不能给公交做场站。”冯先生说,有些车队经常向他求助,他也经常为了这些实际问题寻找政府部门,但协调难度实在是太大了。他举例说,最近自己一直向未央区反映,198路等多条公交车无处停车无处充电,只能停放在梨园路和生国际旁边的马路上,还被撵来撵去。这种情况在各条公交上十分普遍。

“理解市民等车难的心情,但社会也必须给公交必备的支持,给它提供做好服务的基本条件。”冯先生总结了振兴西安公交的一句话——上拉下推中快跑。他解释说,上拉就是要靠政府在上面支持拉动,补贴到位支持到位,做好从公交道、公交场站、公交港湾的一揽子配套,这是根本。下面则要依靠市民的支持和理解,有了上下合力,公交才能攒足马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跑得快跑得好。



如何破西安公交困局

网友提出这些建议

华商报《西安公交发展现状调查》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微博微信等平台共收到读者留言近三百条。针对西安公交发展现状华商报官方微博发起了投票调查,截至4月9日12时,共有440人参与投票。其中176票投给了公交地铁强化衔接,没地铁区域增加公交这一选项,占比40%;而109名读者将票投给了老年卡早晚高峰时期取消优惠,占比24.8%;19.8%的读者将票投给了公交小型化、提高车速这一选项,共计87票;14.1%的读者投票给了结合大数据分析,强化区间运营这一选项。

而在投票评论区许多读者提出了其他建议。有网友建议开办招手停业务,也有网友建议重新规划调整线路,还有网友建议线路缩短。也从侧面说明广大市民对西安的公交充满了感情,希望通过建言献策,让西安的公交能早日摆脱困局,谋求发展。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 杨景妍 B48

相关文章:

就医钱丢失 的哥不怕周折帮找回04-13

应对大风天气 武汉公交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04-12

一天获利4.15亿美元,特朗普被质疑操控股市04-12

中国从来不吃这一套!外交部回应“美对华关税达145%”04-11

岚皋县大道河镇人大:代表建议真督实办见成效04-11

南美足联正式向FIFA提议2030世界杯增至64队04-11

预计到明年 广东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占全国近三成04-11

美前财长耶伦: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是“最严重的自我伤害”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