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徐向前去中原军区,他能否力挽狂澜,避免“中原突围”的发生?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9-01 16:08:45    

1945年8月,中央决定将新四军第5师周边鄂豫皖地区各部队集中起来,成立鄂豫皖中央局(后改中原局),并派徐向前去主持全面工作。

我们都知道“中原突围”是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在国民党军队重兵压境之下,中原军区部队不得不突围而出。

假设徐向前去了中原解放区,还会有“中原突围”吗?


中原解放区,是由李先念担任师长的新四军5师开创的根据地发展而来的。

1939年初,李先念带着160多人组成的鄂豫挺进纵队,从河南确山竹沟镇南下,到鄂豫交界的四望山开创根据地,整编当地抗日游击队,使部队逐渐发展壮大。皖南事变后,部队编为新四军第5师,中央又派郑位三同志来担任5师政委。他们克服孤悬在外的种种困难,向桐柏山、大别山等地发展,到1945年8月前已经成了一片较为完整和巩固的抗日根据地。

5师所在地区毗邻武汉,靠近平汉铁路,这里是国民党统治的腹心。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军队沿着平汉铁路北上,以第5战区的41、47、55、68军和第6战区的59、66、92军向武汉、豫西、豫南开进,抢在5师之前接收鄂豫皖周围的重要城市和平汉铁路沿线的交通要道,并有从四面八方包围5师的迹象。

5师部队分散在各地游击作战,鄂豫皖地区地形又十分复杂,部队一时难以集中成具备机动作战能力的野战兵团。郑位三、李先念等人考虑,鄂豫皖战略地位重要,是安插在国民党统治后方的一把利刃,应该把附近的部队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拳头。当时,在5师北面有豫西地方由王树声、戴季英领导的河南军区部队,在南边有王震任旅长的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

郑位三、李先念向中央建议:成立鄂豫皖中央局,统一领导该地区的党政军全面工作。

中共中央认真了考虑统一领导和部队合编的问题。1945年8月12日,党中央正式决定成立鄂豫皖中央局,领导这三路大军,并任命郑位三为代理书记。之所以代理书记一职,是因为中央已经决定派徐向前同志前来鄂豫皖,主持全面工作。

徐向前元帅


徐向前是郑位三、李先念和王树声三人的老领导,长期在红四方面军共同战斗和工作生活过,彼此熟悉。

从1929年6月进入鄂豫皖根据地担任红31师副师长起,徐向前带着那些拿着大刀、红缨枪等简陋武器的农民,一步步开始了艰辛的鄂豫皖革命之路。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中,徐向前充分施展他的军事才能,一步步壮大这支党领导的红色队伍。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湖北黄安七里坪正式成立,徐向前出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

新四军5师的两位领导郑位三、李先念都是红军时期鄂豫皖根据地的老人,也都是徐向前总指挥的老部下。郑位三曾任鄂豫皖根据地人民委员会代主席,红25军政治部主任,他在鄂豫皖地区和红四方面军干部战士中具有很高的威信,人称“位老”。李先念曾是红30军政治委员,跟随徐向前一道参加了西路军征程。

王树声也是徐向前的部下。红四方面军时期,王树声曾是副总指挥并先后兼任红31军、红9军军长,长征后参加了血战河西走廊的多次战斗。

如果由徐向前出面整合新四军5师、河南军区、八路军359旅三支部队,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从左至右依次为:李先念、郑位三、王树声、王震


按中央战略安排,北边的河南军区王树声部、正在北返的359旅南下支队王震部与5师于1945年11月在桐柏山区会合,三路军队统编为中原军区,鄂豫皖中央局改为中原局,仍由郑位三代理书记,李先念为中原军区司令员,郑位三为政委,王树声为副司令员,王震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三路大军会师后,部队共有6万余人。昔日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如果顺利到达,中原解放区很可能出现红四方面军退出大别山、进军川陕后重塑辉煌的景象。

可惜,历史在这时转了个弯。没等徐向前成行,蒋介石已经把目光盯上了这里。

中原军区的会师,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高度注意,这里是中国国土的心脏地带,蒋介石绝不允许在武汉周边出现一个危及国民党后方统治根基的解放区,于是他命令第5、第6战区调兵遣将,争取将中原军区部队压缩在桐柏山区内,加以消灭。

为了争取主动,中原军区曾经实行桐柏战役作战,但战事进展不顺。359旅政委王恩茂回忆说:“向我进攻之敌共八个军、二十个师以上,我们处于敌人包围之中。”

到1946年1月,中原解放区已经失去了十分之九的根据地,部队被压缩到以宣化店为中心的五十平方公里土地内,国民党将这个狭窄区域围困的密不透风。

中原军区的下一步应该怎么办?部队必须早有准备,早做打算,但分歧在这时产生了。

党中央希望中原军区可以立足当地,以牵制国民党军队的力量。郑位三、李先念认为中原解放区范围狭窄,缺少纵深腹地,这里土地贫瘠,给数万大军提供给养较为困难,为了生存就要向外转移。

但转移要去往哪个方向呢?中原解放区南面是长江,西边是桐柏山区,只能向东面和北面转移,这样才能向我军其他的解放区靠拢。郑、李建议王树声部和王震部都离开,留下他们二人带着5师主力留下打游击。

王树声和河南军区政委戴季英认为北上存在困难,还要渡过国民党重兵把守的渡口,建议先南下大别山,再向皖东转移。

王震则提出应该向新四军军部所在地转移,然后359旅全军去东北——因为359旅的另一支部队,由刘转连带领的南下第二梯队已经去往东北,两支359旅希望在东北进行会师。

王树声与王震二人意见不统一,这还只是1946年1月份的第一次争执,等到1946年6月中原军区正式研究突围计划时,王树声和王震的意见又发生了分歧。王树声提出我方应当向西转移,到达鄂西北武当山和陕西南部,因为这是国民党认为最不可能的突围方向,我军必须要反其道而行之。王震坚决要求向北突破,靠近太行山区的刘邓大军。

中原突围除了国民党军队的步步紧逼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原军区内部对战略转移方向迟迟定不下来,尤其是王树声与王震意见相左,双方谁也不服谁,两人甚至当着李先念的面,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内部意见不一影响了部队的顺利转移。


中原军区有它的先天不足,这就是三路大军各有不同的渊源,5师属于新四军系统却又保持一定独立地位;河南军区是中央军委直接掌握,它的部队主要来自原129师的太行、太岳军区部队;359旅则是八路军120师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一支。

三支部队各有“山头”,隐隐在中原军区内部已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无论是王震还是王树声,都是老革命、都是出色的战将,都具有非常显赫的战功,这些经历无数次战争的将领,面对一触即发的战斗时都有自己的军事考量,都对自己的决策非常有信心。这个时候,就看出一个具有超然地位、为各方所服膺的领导者的重要性了。

徐向前是我军最能打的将领之一,是集战略与战术于一身的集大成者,多次创造了红军战史上的歼敌记录。

当初红四方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失利,不得不退出鄂豫皖根据地,西进川陕交界地带的大巴山。经过两年艰苦奋战,红四方面军创建了川陕苏区,发展到八万人,比在鄂豫皖时期还要强盛。

徐向前元帅是红四方面军的一面旗帜,红四方面军的战将无不服膺徐向前,都尊称一句“徐总指挥”。如果徐向前能到中原军区,无论徐向前做出什么样的决策,他的命令李先念、王树声不会不服从。他们不但与徐向前是上下级,更多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对徐向前他们是发自内心尊敬的。

王震虽然不是徐向前的老部下,但以徐向前在军中的资历、职务和人品,足以“镇”住“王胡子”这样的人。况且王震虽然脾气暴躁,但徐向前人品敦厚、低调沉稳、宽容大度,统兵能力强,素有军神之称,还没有架子,其实正合王震的脾气。

徐向前的军事造诣是经历多次血战、恶战考验的,这位总指挥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在徐总的团结下,将军们齐心效命,中原军区也就不会早早陷入被动局面,是跳出根据地打到外线,还是咬住包围圈的薄弱口攻其一点,应该早有成算。

中原军区并不是没有机会打出去,李先念回忆到:

“桐柏战役结束后,部队一直向东走,最多五天就可以到达苏皖解放区。那时候跟在我们后面的国民党部队只有一个军,打出去毫无问题。”

没走的原因是国共和谈取得了进展,即将签署停战协定,中原军区就停下了继续前进的脚步。如果这个时候转移的主力继续走,是可以走脱的。

可1946年1月10日停战令下达后,国民党军还是没有停止行动。后面追来的部队迅速在我军外围展开,对中原我军形成包围态势。这是可以预见的事。

对和平存有幻想,希望通过谈判解决困境,说明中原军区高层对于当时的状况判断不准确,没能采取正确的作战方案,将现实情况看得过于简单,从而束缚行动的拳脚,畏畏缩缩,反而使得国民党军队占据上风。

无论过去在鄂豫皖、在川陕,还是抗战时在冀南、在山东,徐向前担任一个方面的统帅时,对国民党只有坚决斗争一条,从不心存幻想,祈求和平,哪怕是在西路军的绝境中也如此。

以徐总的眼光、韬略,很难想象他会命令部队停止前进,丧失力挽狂澜的先机。

电视剧《中原突围》剧照


由于迟迟达不成一致意见,时间一点点过去,中央在最后关头致电中原军区:“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生存第一,胜利第一。”“今后一切行动,由你们自己决定,不要请示,免延误时机,并保机密。”

最后决定的突围路线是由皮定均率一纵一旅向东突围担任掩护,调动敌人。王震带领部队,向西突围,前往陕南。王树声带领队伍,西越平汉路前往鄂西北。

中原军区部队在此次突围行动中消耗过大,损失大量老战士,只有皮定钧旅等少数部队成建制保存下来,其余多数部队都无法保存自身原有的实力,部队也只能编入其他部队。

中原突围是无奈之举,中原解放区孤悬在外,四周没有其他解放区可以倚靠,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突围不突围也并不单纯以我方战略意志为转移。

面对那种条件,即使是徐向前来最后也很有可能选择突围。但哪怕形势依旧严峻,最起码在徐总的指挥下,中原军区会早做整体规划,突围部队也不会各自为战到处打游击。

而且,以徐向前的指挥能力,很有可能在指挥部队突围时重创国民党军队。这不是不可能,几乎同一时期,这在苏中根据地就上演过。


1946年7月13日到8月31日,粟裕指挥部队与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李默庵的十二万大军连续进行了七场战斗,这场战斗我军史称“苏中七战七捷”,但国民党军队也宣布他们获得了胜利,这是为何?

因为国民党军队实现了他们的作战目的,抢占了苏中大片地盘,华中我军主力退往江北,在南京、上海外围再无我军活动。但我军在这场战役中,大大地消耗了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国民党虽然赢了面子,但是却从此在苏中战场失去了主动进攻的能力。

解放战争初期,为了使我军主力避免遭受敌军的严重打击,中央提出暂时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要打以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的歼灭战。后来毛主席将其归纳为十六个字:存人失地,人地皆有;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如果让进犯中原军区的国民党军队遭受更多的重创,付出损兵折将的巨大代价,如此,中原突围在战略和战役上的效果就都能达到了。

徐向前未能执掌中原军区,没有大展拳脚的遗憾,作为后来之人我们倍感唏嘘。对曾经折戟河西的李先念、王树声等人来说,中原突围又是一次如同西路军一般九死一生的经历。

相关文章:

计算机软件开发就业前景09-22

形容春天的诗词句(古诗词里的春天,美得妙不可言!)09-22

dc调光是什么意思(DC调光和PWM调光的差别在哪?)09-22

水泥地板漆施工方法(水泥地板漆的危害有哪些?)09-22

非传统安全包括什么(论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构成的现实威胁)09-22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秋指的是多久09-22

黄原胶的危害有哪些,含羟苯丙酯的护肤品可用吗09-22

饱和脂肪是什么有什么危害吗(饱和脂肪有什么好处?)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