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困难的界定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基本生活保障缺失:
没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地方居住。
经济来源缺乏:
没有经济来源,家庭负担较重,无法维持正常生活。
家庭成员健康问题:
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或残疾,造成家庭负担加重。
居住条件恶劣:
家庭居住条件严重不达标,如房屋破旧、面积狭小等。
子女教育问题:
家庭因经济原因造成子女无法正常接受教育。
失业或收入低下:
因客观原因失业且收入低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
其他特殊情况:
如自然灾害造成财产损失惨重等。
在实际操作中,生活困难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多个因素,并由各级社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认定。对于生活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可以寻求政府或相关组织的帮助和支持,如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保障等。
相关文章:
跟着总书记领略中华文明|九州共贯的血脉04-12
读创财经晨汇|①商务部:推进内外贸一体化②美联储暗示短期内不急于降息04-11
“量体裁衣”促项目快建设早落地04-10
花钱请人演女友,安全隐患不少04-10
这里的市集温暖人心!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