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及存在感薄弱的省会城市,福州似乎难以置身事外。
曾几何时,与其邻城厦门相比,福州的名声显然相形见绌;经济发展亦不及泉州。
然而,时光匆匆,近几年这座城市却犹如凤凰涅槃,展现出焕然一新的风貌。
好几年未回福州的贝子,看着朋友们为她罗列的“必去之地”清单,不禁哑然失笑。
她带着对这座城市昔日的回忆,独自踏上了探索的旅程。
然而,呈现在她眼前的景象,却不断刷新着她的认知。
满心欢喜与感动,贝子在探寻的过程中一一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蜕变。
事实上,福州的GDP从2021年开始已连续两年半超越泉州,重回福建省领头羊的地位。
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一探这座城市的究竟。今年五一期间,福州接待游客人数高达438万人次,甚至远超厦门的331.77万人次。
在种种变化的背后,我们不禁想要探寻:这座长期被忽视的南方城市到底经历了什么?
它是如何找回自己的名字,重新崭露头角?
而未来,它又将以何种姿态延续这份荣光呢?
01 千年榕城
福州的夏季炽热无比,常常令人感到难以忍受。
尽管福州靠海,且拥有茂密的植被,但炎炎夏日的高温却让这座城市变得异常闷热。
在2022年,福州的高温甚至达到了41.9摄氏度,仅仅比最热的重庆低1.8摄氏度。
在全国高温天数排名中,福州也跻身前十。
因此,福州被许多人称为“新四大火炉”之一。
原因在于福州虽然靠海,但市区与海边之间被高耸的鼓山阻隔,来自马尾区的海风吹不进市区。
此外,福州还处于副高脊线附近,热岛效应明显,使得这座城市变得更加闷热。
为了应对酷夏难耐,北宋太守张伯在福州种满了榕树。
这些榕树根系纵横、常年茂盛青翠,为福州赢得了“榕城”的美誉。
走在福州的步道上,人们会惊讶于从地底下生长出来、寻找缝隙撑破地砖和水泥的榕树根。
在这个城市里,“资历”最老的榕树已经千岁,百岁以上的榕树也有数百株,整个城市榕树超过16万株,它们都见证了福州的千年演化和变迁。

▲(福州街道上的榕树)
福州地形复杂、山多水多,资源丰富,但在过去却被视为“兵家不争”的蛮荒之地。
直到战乱导致中原人分批、多次向福建迁徙,这里的人口才逐渐在宋朝超过50万。
当时来自河南固始县的王审知还被后人誉为“开闽大王”,至今仍有其雕塑屹立于福州多地。
到宋朝,由于地处福建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背山面海,拥有众多优质港口,福州成为全国造船业的中心之一。
但当时的船只还以商船为主。
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风潮下,沿着林则徐建设强大海防的希冀,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马尾设立船政局,成为我国近代第一所成规模的造船厂、机器厂,驶出了中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也培养出第一批中国海军人才和第一支真正的舰队。
在最近几十年里,福州几经调整,从早期的“五区八县”演变为6区6县和1个县级市。
主城区面积扩大至1761平方公里,加上周遭各县,总面积达到11968平方公里。
这个面积相当于整个北京市面积的72.93%、上海市总面积的1.89倍。
这里有全国第一的森林覆盖率,雾霾几乎不存在;
这里是全国第一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可视为中国速度的代表;
因为山与水的阻隔,福建拥有“难于蜀道”的闽路,也因此造就全国最多的方言数量;
背山靠海的格局和有限的资源,也让福建成为海外华侨最多的省份之一。

▲(福州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福建的特殊背景下,坐拥“三山、两塔、一江”的省会城市福州,在古代和近代都在历史上留名颇多。
然而在众多省会城市中,福州的GDP排名却不尽如人意。
与东南沿海四省省会相比,广州长期排在第1,杭州在第2至第4之间变化。
南京在第3到第7之间变化,只有福州似乎总是处于10名开外的水平,让人觉得不够争气。
此外,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不上较高名次之外,福州在省内也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
事实上,直到2020年,泉州的GDP数据几乎都超过福州,处于省内第一,而厦门作为全国仅有的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知名度更高且是重要的旅游胜地,也是福建省对外的重要“门面”。

▲(厦门鼓浪屿)
“内敛低调”“不争不抢”似乎成为这个省会城市自我安慰的一种说辞。
02 为什么没有“存在感”?
福州的“存在感”问题,从经济到文化,都让人深思。
这座城市似乎总是缺少那么一丝引人注目的独特性。
背后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与台北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长时间被认为阻碍其经济发展的因素。
然而,深入探究福建省的历史文化格局,我们会发现福州的存在感缺失也许并非无迹可寻。
福建省的地理环境差异大,加上山路的阻隔,使得这个省份分为闽东、闽南、闽西和闽北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语言和风俗都有很大的差异。
就2022年的常住人口数据来看,闽南和闽东的人口占据了整个福建省的绝大部分,分别约占总人口的46%和35%,而闽西和闽北的人口总和仅占19%左右。
在福建省内,其实有着全国最多的方言和最复杂的语言环境。
这些方言包括闽东语、闽南语、闽北语、闽中语、客家话、莆仙话等几大语系,而在每个城市中又有所区别。

▲(福建宁德棠溪村)
比如,同样是半小时车程的福安市和宁德市,虽然同属于闽东语系,但相互间的沟通却困难重重。
福建省内多元的历史文化和特殊的经济政治格局,形成了任何一个地区都无法取得压倒性优势的局面。福州的“存在感”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此有关。
另外,福州地区在省内并不具备显著的优势,而近代以来福州有许多人口外流。
美国2020年的普查报告显示,在美500万华人中,来自福建省的有110万人,高居第一,其中以来自福州长乐区的“长乐帮”最为出名;
日本公布的数据则显示,2022年末在日本的华人超过100万,其中数十万人来自福建,又以来自福州福清县的“福清帮”为多。

▲(福州 渔港早市)
此外,马来西亚的诗巫被誉为“新福州”,当地90%以上的居民都是以前的福州人,甚至被视为更具“福州味”的地方。
整体层面的数据显示,全球华侨中来自福建省的有1638万人,仅次于广东省的2000万人,且福建华侨的财富总额约为5万亿美元,相当于人均百万元人民币的水平。
由此可见,福州的存在感在国内、省内可能有所缺失,但在全球范围内却以另一种方式得以传播和延续。
03 焕然一新
在读书时期就远赴海外的贝子,在今年的中秋节前与家人重返了福州。
朋友们向她推荐了诸多值得一游的地方,使她不禁感叹,仿佛需要重新认识这个熟悉的城市。
她的第一站,便是福州最具变化的地方——烟台山。
烟台山在近几年间,从老旧的街区蜕变为富有诗意的历史建筑与本土年轻品牌的完美结合,这是政府与地产商多年精心规划与建设的成果。
不仅如此,烟台山的转变也承载了历史的印记。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割地赔款,福州作为当时的重要港口,武夷红茶、茉莉花茶备受外国人喜爱。
而烟台山附近的港口,便是茶叶贸易的重要交易地。

▲(福州烟台山)
贝子还去了三坊七巷街区和上下杭,感受到文化街区和文旅融合业态的持续升级改造。
她发现,曾经熟悉的地方已经大变样,“道路变宽了,交通也更方便了”。
此外,她还去了全国首条、亚洲最长的空中森林步道——绵延19公里的山地福道,它连接着鼓山、江滨和西湖公园,呈现出生态与人文完美结合的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福州的交通状况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经过14年的努力,5条地铁线路陆续通车,使得福州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也成为了城市连接与延伸的坚实基础。
尽管福州的地面交通曾因“温泉之都”带来的复杂地质条件而备受困扰,但如今,这一难题已不再是难题。

▲(跨越闽江的道庆州大桥,地铁6号线)
福州的夜市文化也是其变化的另一个切面。
疫情期间,福州出现了“地摊经济”、“后备箱经济”,许多年轻的个人摊主打开后备箱,配上有趣的宣传标语,开始在一些商业体的组织下,售卖起各种小吃、茶饮。
这种原本只是短暂风景的夜市文化,在福州逐渐升级演变为规范化、规模化且持续蔓延的商业新景观。
其中,光明港夜市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绵延1公里的范围内拥有数百个摊位,横跨台江、晋安两区,每天都人头攒动、烟火十足据。报道,
有60%以上的摊主扣除各项费用后可实现月入过万。
福州的变化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装饰和更新,更是内在的升华。
从2021年开始,福州的GDP已经连续两年半超过泉州,回到了福建省第一的位置。
同时,福州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今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数量达到438万人次,远超厦门的332万人次。
福州的发展并非偶然,它的背后有着政策的强大支持。
早在1992年,《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就科学谋划了福州未来3年、8年、20年的发展目标、步骤、布局和重点等,简称“3820”工程,对福州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之后,“强省会”战略的实施以及福州被选定为全国性中心城市之一,进一步明确了“当龙头、走前列、做示范”的目标。
如今,福州正从经济、文化、面貌等多个方面展现出全新的风貌,“存在感”已经成为福州的过去式。
现在的福州,正以全新的姿态向我们展示它的魅力与实力。
04 “丫霸”的“虎纠人”
经过漫长的修养和无数次的改革,福州这座城市在历史的创伤、愈合和新生的过程中,逐渐习得了一种平静感。
福州深厚的历史,如同榕树一样,坚韧的根系支撑着蟠曲的树干和繁茂的枝叶,为后人提供了乘凉、歇脚的地方。
在绿荫庇佑下,福州涌现出众多的近代名人,如林则徐、沈葆桢等政治家,林徽因、冰心等作家,陈景润等数学家,他们都在不同阶段承载了这个城市独特的气质和印记。
此外,福州八县作为全球华侨的重要来源地,也涌现出一批传奇色彩的出海领头人。
比如林同春,他出生于一个贫困农家,9岁时随父亲赴日生活,经历了困苦的时光。
二战时期,他在日本遭受凌辱,但最终获得了生机。
在不动产领域有所成后,他致力于国内教育、救灾等事业捐资助力,并极力推动中日友好。
另一个例子是陈清泉,他从远赴美国经营餐饮开始,最终成为美国中餐馆第一大老板,为数十万在美华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福州商人的性格色彩也颇具代表性。

▲(福州闽江上的中洲岛)
例如,曹德旺是一位敢干敢言的企业家,他把玻璃工厂开到了美国,建成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制造商,累计捐款超过150亿元。
陈发树则是福建首富,虽然不是福州人,但他在倒卖木材后创立了新华都百货,并在资本市场显露头角。
他还捐赠了83亿元组建了国内最大的个人慈善基金会。永辉超市创始人张轩松则来自福州。
他在高中时弃学从商,抓住“农改超”的机会,以“生鲜食品”概念切入市场,打造了独特的超市运作模式。
如今在福州,人们使用一种叫做“朴朴超市”的网购软件。
据2019年数据显示,朴朴在福州的渗透率高达70%,超过了永辉生活的50%,这成为互联网电商对福州望而生畏的新故事。
这些个体命运在此起彼伏中,无论是否留下姓名,在这片土地上奋斗的人们都是“丫霸”的“虎纠人”(厉害的福州人),他们都是福州不断自我更迭的基石。
相关文章:
泰柏燃气灶各24小时售后全国客服受理中心实时反馈-今-日-资-讯04-21
蓝勋章壁挂炉维修售后号码24小时丨全国400服务点实时反馈-今-日-资-讯04-21
三角热水器全国各市售后服务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04-21
格立特保险柜全国各市24小时售后服务点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04-21
木卫保险柜全国各市售后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04-21